10万亿转移支付,四川凭什么又拿最多?
来源 | 深蓝财经
撰文 | 郑婷
四川省经济总量已经排名全国第五,为什么还要拿全国最多的转移支付?
近日,在财政部公布“2024年中央财政预算”后,10.2万亿的中央转移支付资金走向引发关注。
四川长期以来都是经济大省,但和其他发达地区截然不一样,它不仅每年吃转移支付,竟然还拿最多。为此,很多人表示不理解,凭什么四川蛋糕切这么多,凭什么发达的经济大省也抢咱们的蛋糕。
事实上,这样的不理解存在太多的误解。
1
四川又拿最多
从地区分配看,2024年四川省以6184.9亿元的预算金额排名第一,河南以5335.7亿元位列第二;
湖南、湖北、河北、黑龙江等4地获得的资金分别超过4000亿元;
云南、安徽、广西、新疆、贵州、江西、山东、辽宁、内蒙古、甘肃等10地获得的资金分别超过3000亿元;
上海、天津获得的资金规模最少,均不到1000亿元,位列榜单后两位。
各省份之间多达千亿级别的差距,让四川成了全国31个省份中的“显眼包”。
如果把时间拉长,梳理近5年的数据则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四川每年拿到的中央转移支付总额都是遥遥领先其他省份,坐稳了第一的交椅。
奇怪了,四川分明不是大家印象中的“穷省”,它作为“西部崛起”的代表,具有发达的民营经济,尤其是2023年,GDP总量突破6万亿量级,达到60132.9亿元,宛如一匹黑马,成功跻身全国第五。
如此优异的经济表现,还需要中央最多的转移支付?
“四川经济腾飞,原来靠的不是自身“造血”能力,而是中央转移支付。这种行为,无疑损害了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利益。”在此起彼伏的讨论声中,有观点开始乱带节奏,说四川严重依赖中央财政,对沿海地区不公。
只能说,持以上看法的网友,错误地将中央对各省份的转移支付规模,视为评价地方对中央财政依赖程度的标准。而且根本不了解我国盘根错节的央地关系,而且只关心数据表象,并没有结合省情看原因。
2
中央财政依赖程度,四川并不高
衡量一个地方对中央财政的依赖程度,其实关键在于观察中央对各省的转移支付与各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值。
比值越高,说明地方对中央财政的依赖程度越重,同样也意味着中央财政支持力度越大。
深蓝财经计算了四川所在的西部12个省市及自治区在2023年的比值情况,结果显示——
西藏自治区:10.682
青海省:4.471
甘肃省:3.387
宁夏回族自治区:2.565
广西壮族自治区:2.302
云南省:2.03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43
贵州省:1.887
四川省:1.225
内蒙古自治区:1.168
重庆市:1.026
陕西省:0.972
很明显,就整个西部而言,四川只能排第九,甘肃、青海和西藏比值尤为突出。特别是西藏,其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是当地收入的10倍之多,这一比值在全国范围都属最高,充分说明西藏更需要增强地方经济的自我发展能力,减少对转移支付的过度依赖。
3
四川经济稳健,但人均GDP低于全国水平
尽管四川去年GDP排全国第五,但四川的人口总量也大。
而人口数量,恰恰与转移支付呈正相关。
这里面蕴含了怎样的逻辑?我们来看看转移支付的结构。
根据财政部披露,转移支付由一般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补助资金三块组成。
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合计约8.9万亿元,占比超87%,规模最大。
而在一般性转移支付中,“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占据大头。
“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可能有些陌生,它指的是,中央委托地方完成本应由自己承担的事权,需要通过转移支付的方式来弥补对方的成本,通俗地讲就是:
本应该由中央承担的地方公共服务责任,现在拿给地方干了。地方干了中央的活,中央就得给钱。
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比如基本养老金、医疗保险、义务教育等等,就属于中央承担的公共服务责任,所以被划归了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中。
这些领域的开支,和人口的多寡逃不了干系。拿基本养老金来说,其转移支付的分配逻辑,首先与地方离退休人数挂钩,其次再向地方倾斜(中西部地区是全额补助,对东部地区则只给50%的补助)。
四川作为中西部地区总人口超8300万的人口大省,全国排名第五,其庞大的离退休人数和其他民生需求自然使得中央对其财政帮扶力度加大。
也正是因为人口因素,四川的人均转移支付和人均GDP才显得不那么突出。
经深蓝财经计算,西藏是人均转移支付排第一的省份,也是唯一超过6万元的省份,其次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8万元,再者是青海,2.6万元。
虽然四川从总量上看是第一,但是人均转移支付远低于其他西部省区,与西藏差了整整5.8万元,在全国排在第15名,居于中游。
人均GDP方面,四川其实有36.7%的GDP都由成都贡献,这跟地形地貌有关,四川除了成都平原外,其余大部分是丘陵和大山区。
凉山、甘孜、阿坝三个民族自治州占据了四川60%的地盘,发展经济的难度更大,因此也是国家重点扶持的地区。
所以超6万亿的GDP平均到每个人的头上,也就不过71835元,远低于全国人均的89358元。
梳理到这儿,你能明白,为什么四川经济虽好但为何还能获得最多的转移支付,因为仅从人口角度看,央地转移支付,重点投向的就是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目标的共同财政事权,重点支持的就是人口大省。
从这一层面讲,增进民生福祉,最高程度做到全民共享发展成果,不放弃每一个公民,正是转移支付制度的“高级”之处。
4
四川向全国转移贡献川气、川电、劳动力……
由于经济发达的沿海省市,更像是转移支付的贡献者,中西部地区更像是受益者,因此,获得总量最多的四川,就被理所当然地当成了全国的“最大收益者”。
但实际上,四川在获得转移支付的同时,也在竭尽所能,最大化地反哺全国。
那些对四川发出批评声音的网友,往往只聚焦于资金的数额,忽略了四川为全国大局发展所做出的巨大牺牲和沉没成本。
尤其在能源资源、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四川可谓是为其他省份的经济发展解除了后顾之忧。
比如,“川气东送”工程。
2010年,横亘西东的能源大动脉——川气东送管道投入运行。按照发改委对“川气东送”项目的要求,富余川气被送往江苏、浙江、广东、湖北、安徽、江西六省。
2023年,四川省以594.8亿立方的天然气产量,位居全国第一,以一省之内贡献了全国四分之一的天然气。
使用天然气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除可明显改善大气环境外,还可减少每年大量原煤的运输,缓解受益地区交通运输紧张的问题。
同时,随着能源结构发生变化,减少煤炭资源的开采,煤矿安全事故也将由此而减少。
四川也是国家“西电东送”的主站场。
近六年来,四川的水电外送电量每年都超过1300亿千瓦时,稳居第一。
四川的电力主要供给江浙沪地区,约占华东区外受电的三分之二。难怪有人说,上海家庭每5盏灯里就有一盏是四川点亮的。
四川电力的稳定供给,给华东地区的工业和生活稳定也带来极大的“安心”。
以2022年夏天为例,因酷暑肆虐,四川出现了短暂缺电。在四川人热得只能手动扇风降温的同时,长三角的电力也因此面临大“烤”,长三角本地的工业生产不得不紧急做出调整。
四川,还是一个劳动力输出大省。
截至2023年末,四川常住人口8368万,户籍人口9071.4万,流出人口703.4万。每年外流的劳动力,为其他省份的经济腾飞“添砖加瓦”。
此外,四川为打通盆地闭塞,努力联通了许多“难以征服”之地。
西成高铁,在秦岭之中飞驰而过,自北向南连接西安和成都;京昆高速,凭借百米高的超级大桥,冲上云贵高原,连接成都和昆明;西边的川藏公路,上天入地,翻越横断山脉,让青藏高原不再遥远……
一条条畅通无阻的“超级蜀道”,让四川盆地不再成为被重重阻隔的“孤岛”,而是成为整个西南地区与全国紧密相连的关键枢纽。
这些超级工程,懂得都懂,每一个都是吞金兽,很多地方根本无力负担。
四川,还享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农业大省,其粮食、蔬菜和生猪产出位列全国前列。
但农业的产业附加值低,整体经济实力不强,往往需要转移支付的支持。
今年一号文件指出,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说明中央心里很清楚,谁搞粮食生产谁吃亏,所以不仅要转移支付,还要进行省际横向利益补偿。
5
结语
4月18日,四川龙年首份经济“成绩单”公布:今年一季度,四川地区生产总值为14142.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1%。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857.0亿元,增长2.7%;第二产业增加值为4766.3亿元,增长6.4%;第三产业增加值为8519.3亿元,增长6.4%。
三大产业共同迈进,四川在努力增厚自己的“羽翼”,努力提高转移支付的利用效率,同时更努力地回报全国。
所以今天,我们不应该仅凭一个转移支付的数额就对四川抱有偏见,反而应该为它的所作所为,它所表现出的责任和担当点一个赞!
原文标题 : 10万亿转移支付,四川凭什么又拿最多?
最新活动更多
-
11月20日火热报名中>>> 2024 智能家居出海论坛
-
即日-11.30免费预约申请>>> 燧石技术-红外热成像系列产品试用活动
-
即日-12.5立即观看>> 松下新能源中国布局:锂一次电池新品介绍
-
12月12日预约直播>> 友思特为新能源电池行业聚能的视觉与光电方案
-
即日—12.20点击申报>> 维科杯·OFweek 2024(第三届)储能行业年度评选
-
即日-12.20立即参评>> 维科杯·OFweek 2024锂电行业年度评选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