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AI+储能:成立仅6年的“无锡黑马”果下科技赴港IPO
作者 | 柯阳明 编辑 | 杨锐 排版校对 | 甘惠淇 01 4月28日,来自江苏无锡的储能黑马果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果下科技”)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在相关主板上市
镍,五年之内重新起航!
文丨文雨 2022年3月,一场史诗级的伦镍逼空大战曾一度让镍在全世界声名远扬,然而随后整个行业便陷入无休止的下行周期,现在更是已经到了命悬一线的生死时刻。 只看短期,镍市场似乎没有任何向上的可能,但如果把目光聚焦五年之后,情况将完全不同
赋能全球能源变革,楚能携全场景解决方案亮相深圳国际电池展
5月15日,第十七届深圳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展览会在深圳会展中心盛大启幕,楚能新能源系统性展示了覆盖储能、动力等领域的全场景产品矩阵,并重磅推出了472Ah超大容量储能电芯、“浸默2.0”安全系统、CTP3.0大面液冷技术等多项行业突破性成果,彰显了“技术引领、场景驱动、全球布局”的战略图景
固态电池,又一次站在聚光灯下
文丨泰罗 近段时间,多家国产厂商公布了固态电池的量产时间和技术进展。作为公认的下一代电池技术,固态电池再一次站在了聚光灯下。 目前液体锂电池主要有磷酸铁锂和三元锂两种。磷酸铁锂的能量密度是15
峰谷价差缩 31%!江苏储能人的钱袋子要瘪了吗?
江苏的工商业储能从业者最近可能都皱紧了眉头,因为从2025年6月1日起执行的分时电价新政,就像一阵寒风,直接吹到了行业的“腰眼”上。这可不是简单的电价调整,它带来的连锁反应,可能会彻底改变大家赚钱的路子
新能源风口下,拆分冲刺港股,中鼎智能能否跑出“加速度”?
随着新能源产业链的爆发式增长与制造业智能化升级需求逐步显现,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中国智能场内物流解决方案行业的市场规模于2024年达到约人民币1013亿元。 在这场技术与资本的双重竞速中,近日港交所
四毛“自杀价”的背后,弘正储能等厂商在诠释怎样的工商业储能血色逻辑?
【摘要】2025年,工商业储能市场正式进入“四毛时代”。 博时新能源、弘正储能等企业接连抛出低于0.5元/Wh的“自杀价”,全行业也陷入“越卖越亏”的商业怪圈
午间谷电成 “收益绞肉机”!已建光伏项目面临 “保业主” 还是 “保收益”
一、政策背景:午间谷电成已建光伏项目"收益绞肉机" 2025年,江苏、山东、安徽等17省份密集出台分时电价新政,直击已建成光伏项目的"七寸"——午间光伏大发时段被设为谷段:江
原油价格奇袭五一,60美元还远没到底
国内五一假期消费红红火火,大宗商品却毫不领情,国际油价失守60美元大关了,创三年新低。 截至2025年5月6日收盘,WTI原油期货收跌4.2%,报58.35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期货收跌3.8%,报61.02美元/桶,双双跌破60美元心理关口
储能巨头被“ST”的警示:狂飙的新能源何时系上安全带?
近日,一则公告在资本市场的深水区引爆惊雷——储能产业龙头企业长园集团因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变更为“ST长园”。这家坐拥锂电隔膜、正极材料、储能系统三大核心业务,年营收超50亿元的产业巨头,在新能源产业高歌猛进的背景下或将跌落神坛
“宁王”又炸场了!推出首款9MWh储能柜,但真的越大越好吗?
“卷”无止境,9MWh仍未达到极限! ©图源|CATL 文|王璟 编辑|杨倩 来源|储能严究院 2025年5月8日,在慕尼黑举办的2
江苏无锡跑出一个储能IPO,估值60亿元
本文系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出品|公司研究室IPO组 文|曲奇 近日,江苏果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果下科技”)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五部门亮剑!全国储能电站将遭遇最严监管措施
“五龙治水”、重拳出击, 行业洗牌将加速完成! ©图源|盐图库 文|王璟 编辑|杨倩 来源|储能严究院 5月7日消息,国家能源局综
解锁储能新品类!东方日升新品重新定义能源应用新形态
在全球新能源转型浪潮下,工商业与家庭对储能设备的需求愈发多元,传统储能产品已难以满足多元化场景下的灵活、高效、安全、智能等多维度需求。为满足市场需求,解决多场景下高兼容性难题,东方日升重磅推出一款真正的全模块化&一体化储能——Risen Stack堆叠式储能一体机
鹏辉能源2024年财报深度解读:储能赛道激战下,失速与机遇并存
【摘要】近日,鹏辉能源交出了一份“冰火交织”的2024年度财务答卷。 财报显示,公司营收同比增长14.83%至79.61亿元,而归母净利润却骤降685.72%,亏损2.52亿元
光伏+储能在电力辅助服务市场有哪些机会?
最近国家出台了《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对 “工商业光伏+储能”组合是重大利好!单独光伏很多事干不了,但配上储能,就能靠 “帮电网调峰、调频” 多赚一笔,甚至成为工厂的“隐形发电站”
国际能源署发布《能源与人工智能》报告
4月10日,国际能源署(IEA)发布《能源与人工智能》报告,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AI)与能源之间的关系。 该报告的内容主要涉及未来十年内AI可能消耗的电力预测,以及满足此类需求所需的能源来源;同时分析了AI的广泛应用对能源安全、排放、创新和可负担性等方面的潜在影响
储能接连起火爆炸的巨头,Q1迎来反转
近日,LG新能源发布第一季度6.3万亿韩元营收、3750亿韩元营业利润的财报,这让资本市场看到的不仅是一张扭亏为盈的成绩单,更是一个全球电池巨头的生存能力。一季报有意思的点在于,营收环比下降2.9%的
资讯订阅
- 精彩回顾 燧石技术-红外热成像系列产品试用活动 查看回顾
- 精彩回顾 艾睿光电-开阳及瑶光系列专家级红外热像仪 查看回顾
- 精彩回顾 艾睿光电红外技术助力新能源行业发展在线研讨会 查看回顾
- 精彩回顾 OFweek 2023锂电智能制造技术研讨会 查看回顾
- 精彩回顾 四方光电-气体安全监测传感器最新研究进展 查看回顾
- 精彩回顾 能源/新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专场 查看回顾
-
2010-2019碳排放量(1) 2023-5-26 134249 37
2023-05-26
-
乘联席-崔东树 智能电动车引领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9
2021-10-14
-
电池的温度检测保护技术
2020-06-28
-
关于SVG室无功补偿装置的防潮防雨防雪防风沙的改造方案探讨
2019-11-08
-
锂电池电压的形成原理
2019-09-18
-
能源获取、使用- -能源革命进行时
2019-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