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林:工商业储能技术前沿与应用案例分析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和升级,作为调节电力供需平衡、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的关键手段,工商业储能技术正逐渐成为能源领域的“新宠”。
不过,工商业储能也面临着产品同质化、安全问题突出、建设成本偏高、项目收益受限、电网适应性要求苛刻、运维运营困难等挑战,亟需产业链人士共同合力,从政策、机制、技术等方面进行改变。
在8月28日举办的OFweek2024工商业储能大会上,北方工业大学储能技术研究院院长李建林深入探讨了工商业储能的前沿技术、主要运行模式以及盈利模式,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了详细分析。
近年来,中国多个省市发布了限电通知,这对工商业企业造成了巨大的生产损失,使得工商业用户对备用电源的需求激增。特别是在四川、山东、浙江、江苏、安徽等地,限电对企业正常经营造成了严重影响。
李建林指出,工商业储能系统,尤其是光储一体式的系统,不仅能够在限电时保障企业正常生产,还能通过光伏出力削峰填谷,提升光伏电能的利用率。为保证稳定用电,普通工商业用户在屋顶装光伏,配储需求攀升。
李建林表示,从市场端来看,“工商业储能+虚拟电厂”相辅相成,二者结合有望实现市场化与电力系统的连续闭环响应。政策端通过分时电价机制,更好引导用户削峰填谷、改善电力供需状况、促进新能源消纳。
工商业储能技术的发展,正处于快速迭代和创新的阶段。模块化设计、大容量电池以及液冷技术的应用,正在不断推动储能系统向更高效率、更高性价比的方向发展。特别是液冷技术,以其优异的温度一致性、循环寿命和安全性能,成为储能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
李建林介绍到,工商业储能的运行模式多样,主要包括削峰填谷、需量响应、电力交易和离网备电等。这些模式不仅能够为企业节约用电成本,还能在电力市场交易平台上实现收益最大化,提高能源的智慧化管理水平。
工商业储能的盈利模式是其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峰谷套利、新能源消纳、配电增容、需量管理、需求侧响应、电力现货市场交易和电力辅助服务等,都是工商业储能实现盈利的重要途径。以浙江省为例,峰谷电价机制为储能项目提供了可观的套利空间,使得工商业储能项目具有较高的经济性。
在实际应用中,工商业储能项目已经展现出其独特的价值。例如,通过配置储能系统,企业可以在电力需求高峰期减少对电网的依赖,降低尖峰功率,从而减少容量电费。此外,储能系统还可以参与需求侧响应,通过减少或推移高峰时段的用电负荷,响应供电平衡,并由此获得经济补偿。
综上分析,工商业储能技术正处于快速发展期,其经济性和技术成熟度都在不断提升。李建林指出,随着分时电价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和高耗能企业电价的上涨,工商业储能的经济性将更加显著。
不过,新型储能的度电成本仍然较高,电网企业投资意愿有待激发,非独立储能项目面临结算难题。因此,他建议政府和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政策支持,激发市场活力,推动工商业储能技术的规模化应用。
最新活动更多
-
11月20日火热报名中>>> 2024 智能家居出海论坛
-
即日-11.30免费预约申请>>> 燧石技术-红外热成像系列产品试用活动
-
即日-12.5立即观看>> 松下新能源中国布局:锂一次电池新品介绍
-
12月12日预约直播>> 友思特为新能源电池行业聚能的视觉与光电方案
-
即日—12.20点击申报>> 维科杯·OFweek 2024(第三届)储能行业年度评选
-
即日-12.20立即参评>> 维科杯·OFweek 2024锂电行业年度评选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