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精控能源陈俊翔:新型集成技术,构建储能安全架构

在3月19日举办的OFweek2024(第四届)储能技术与应用高峰论坛上,精控能源华东区负责人陈俊翔在《新型集成技术,构建储能安全架构》演讲中展示了精控能源最新成果。

image.png

会议伊始,陈俊翔对储能行业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剖析。2024年,储能行业呈现爆发式增长,中国累计新型电力储能装机量达100.37吉瓦,同比增长近60%,新型储能装机规模78吉瓦,首次超越传统抽水蓄能。

新型储能项目的加速落地,标志着储能行业正处在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然而,随着行业的快速扩张,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各集成商在控制策略、逻辑和阈值设定上差异不大,导致业主难以区分不同品牌和厂商的产品。同时,价格竞争激烈,可能会影响产品的可靠性和性能。此外,多供应商环境下系统间的协同性不足,储能系统的安全性尤其是热失控等安全隐患,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针对行业痛点,精控能源展示了其核心技术与创新成果。其自主研发的iCCS集中式电池管理系统,采用一体化设计,集多种电芯状态检测元件于一体,取代了传统繁琐的方案。该技术从电芯出发,构建多维度主被动安全防护与系统级热失控风险管控体系。在安全检测方面,iCCS方案在电芯之间设置压力传感器,能够监测电芯及Pack包内压力变化,提前预警热失控风险,并通过BMS系统切断放电电流,启动消防措施,有效保障储能系统的安全运行。在生产效率和成本控制上,iCCS方案使生产效率提升36%,线束成本降低26%,为储能项目的大规模部署提供了有力支持。

除了iCCS技术,精控能源的BMS、PCS和EMS等核心技术也备受关注。BMS负责电池管理系统,实时监测电池电压、温度、电流等关键参数,精准控制电池充放电过程,预防过充、过放等异常。其内置的电芯单体电阻估算值的DC算法,能够提前预判热失控风险,为维护提供宝贵的时间窗口。PCS作为功率变换单元,采用高精度三级架构,实现储能电池系统全层级数据采集,无死角监视电池状态,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EMS智慧精控云平台则通过三层一网架构,实现储能电站的智能化管理,支持多种通讯协议,具备完善的全生命周期储能系统监测与管理功能,为储能系统的长期可靠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在系统集成解决方案方面,精控能源提供了一站式智慧储能解决方案,涵盖集中式储能直流舱、1500V升压逆变一体舱、组串式交直流一体舱等产品。这些方案不仅技术成熟、单位能量密度高、性价比优,而且在系统效率和安全性上表现出色。例如,集中式储能直流舱规避了“木桶效应”,提升了能量使用效率,降低了系统能耗损耗;组串式交直流一体舱则通过模块化设计,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安全设计是精控能源解决方案的核心亮点之一。在热管理方面,其采用的翅片钎焊液冷板,具有换热能力强、均温性好、重量轻、强度高、灵活性强等优点,较传统工艺成本降低10%。集装箱热管理测试结果表明,其热管理设计能够有效控制电芯温升与温差,确保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稳定运行。

精控能源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全栈自研能力,掌握储能领域核心控制技术,拥有334项核心研发专利,并参与4项国家标准制定。其创新技术与解决方案为储能行业树立了安全标杆,推动行业向智能化、高效化、安全化发展。未来,精控能源将继续深化核心技术研发,拓展应用场景,助力全球清洁能源转型与“双碳”目标实现。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