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桩:智能出行中的新风口
充电桩不止能充电
充电桩短缺的问题,除了影响到新能源汽车的普及问题,也会对其他的行业产生巨大的影响。
充电桩作为新基建的重点之一,必将会吸引众多的资金和技术涌向这一领域。而这一风口的带动作用已经在个别方面显现,比如与充电桩密切相关的锂电池行业。
截至目前,在锂电池领域的新增和计划投资已经近2000亿元。目前有包括宁德时代、国轩高科、利天万世、格林美、恩捷股份、德方纳米、丰元股份等在内的十余家动力电池产业链企业进行了投资扩产。
当然,充电桩行业并不仅仅只涉及到锂电池领域。事实上,千万个小小充电桩关乎的是整个物联网体系的完善。
充电桩不仅是充电设施,还是使信息、数据实现互联互通的平台和载体。
通过充电桩形成网联化的信息网络,实现了消费者从“人找桩”,发展到查询导航找到充电桩,进而发展到数据算法推荐找到充电桩,最后到无人驾驶的智能能源补给的发展过程。通过借助完善充电桩网络,进而推进未来智能化出行的发展。
充电桩未来的新要点
对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出行方案的构想,也显现了充电桩未来发展的几方面新要点。
其中充电桩行业的数据价值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每一个充电桩都是一个能源交易的入口,也就是能源数据的存储点,这意味着每一个充电桩的能源数据都关乎国家对整体能源的调度和把控。
不难看出,以充电桩为主体的充电网络将是充电物联网不可或缺的一环,而充电桩之中数据的价值也因此变得难以估量。
充电桩的共享模式则是另一个方面。随着共享经济在中国市场越来越普及,其应用范围也逐渐拓展丰富,从充电宝、自行车、雨伞到汽车等大件物品,都能成为共享经济的产物。
共享经济的核心是提升资产利用率,降低折旧摊销成本。而目前城市中的私人充电桩在其拥有者上班时间内基本上是闲置的,如果私人充电桩实行共享的话,则可以满足大部分电动车主的充电需求。
根据艾媒咨询数据可知,截至2019年6月,中国随车配建(私人)充电设施约有59.1万台,假设其中只有四分之一可以实现共享使用,充电桩供应量基本上接近上万座公共充电站。不难看出,充电桩具有成为共享经济行业中又一新兴业务的潜能。
最新活动更多
-
4月25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新唐科技2025新品发布会
-
限时免费试用立即申请>> 东集技术AI工业扫描枪&A10DPM工业数据采集终端
-
即日-6.20立即申报>> 维科杯·OFweek 第十一届太阳能光伏行业年度评选
-
即日-6.30免费下载>> 燧石技术“AI+热成像”的新能源安全预测性维护方案白皮书
-
免费下载立即下载>> 前沿洞察·2025中国新型储能应用蓝皮书
-
免费下载立即下载>> 2025锂电市场格局及未来研判蓝皮书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