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海辰储能闯关港股背后藏隐忧:扭亏依赖补贴,应收款项激增

2025-04-08 10:02
预见能源
关注

 作者 | 柯阳明

编辑 | 杨锐

排版校对 | 甘惠淇

储能电池这条赛道上,海辰储能是一匹不可忽视的黑马 。

宁德时代的技术骨干到自立门户,吴祖钰仅用短短5年就将海辰储能推上全球储能第三的位置,并在3月25日启动赴港上市进程。

海辰储能典型的资本驱动型“储能新贵”在狂飙突进背后盈利能力、产能过剩、应收账款激增等问题也萦绕

海辰储能成立于2019年12月,总部位于福建厦门,是一家储能电池及系统商,也是头部储能电池供应商中少有的只生产储能、不制造动力电池的企业。其创始人兼董事长是吴祖钰,他曾在2016年1月至2019年2月担任宁德时代的工程师,后者是全球最大的储能出货商。

吴祖钰离职之后,就在当年12月创立了海辰储能。

据悉,吴祖钰在宁德时代工作期间,入选过宁德时代《2018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激励对象名单》,并申请过多项发明专利。

此外,除了吴祖钰以外,海辰储能4位执行董事中,还有执行董事兼副总经理易梓琦、庞文杰有着宁德时代的工作经历。另外,海辰储能内部有着多名技术骨干来自于宁德时代,对此,海辰储能和宁德时代曾引发过专利纠纷与人才争夺争议。

2023年,吴祖钰就因为违法竞业协议挖人,被仲裁赔付宁德时代100万元违约金。

尽管与“宁王”争议不断,但储能过去几年成为了各路资本宠儿

此前2021年至2022年,海辰储能在市场上完成四轮融资,引入农银国际、厦门火炬创投、贝特瑞等18家产业和财务投资人。

其最新一轮融资是2023年7月完成的C轮融资,融资金额超45亿元,由国寿股权和北京金融街资本共同领投,中银资产、国投招商、首建投新能源、中美绿色基金等七家财务投资人联合领投,彼时投后估值达到300亿元。

也就是在上述融资完成后的2023年7月3日,海辰储能在厦门证监局进行辅导备案登记。

正是在热钱的追捧下,这家2019年年末才成立的企业,2022年电池出货量就已经高达5GWh,顺利跻身行业前十。2024年,海辰储能锂离子储能电池出货量更是挤进了全球市场第三,仅次于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市占率11%。

并且,在出货量高速增长之下,海辰储能的业绩也在一路飞涨。

2022年至2024年,海辰储能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6.15亿元、102.02亿元、129.17亿元,同比增长182.21%、26.61%。

不过,海辰储能的上市之路并非一帆风顺。2023年7月,公司曾与华泰证券签订A股上市辅导协议,但随后终止筹备,转而瞄准港股市场。

海辰储能从A股转战港股的背后也是符合当前中国新能源企业发展趋势的,例如最近光伏行业中的双登集团以及中润光能此前都是在A股上市不成,然后转战港股。(详情可见预见能源此前文章《港股成光伏“新战场”?双登集团与中润光能先后递表港交所》)

尽管海辰储能无论是业绩还是市场占有率自成立以来都在不断提高,公司队伍也是一支出身“名门”的队伍,但海辰储能这匹黑马快速上市的背后,也有着不少挑战

首先是盈利能力

财报数据显示,海辰储能在2024年才实现扭亏为盈。据招股书,2022年至2024年,公司利润分别为-17.76亿元、-19.75亿元、2.87亿元。其中,储能电池贡献海辰储能六成营收,储能系统占36.2%,材料及其他业务占2.2%。

值得注意的是,地方政府采取的政策及法规支撑了海辰储能的扭亏。

2022年至2024年,海辰储能分别获得政府补助收入1120万元、1.01亿元、4.14亿元。招股书提示,现有的激励计划可能会因经济、政治、金融或其他原因而减少或取消。

其二,激增应收账款

招股书还披露,截至报告期各期末,海辰储能的贸易应收款项(扣除减值亏损准备)分别约为2.23亿元、40.2亿元、83.15亿元;贸易应收款项信贷亏损拨备分别约为180万元、1.47亿元和6.61亿元,均呈现大幅增长态势。。

一旦这些应收款项收不回来,对于海辰储能这样的刚成立几年、急需现金流的公司来说,将会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其三,海辰储能还面临着产能过剩的风险

据招股说明书显示,海辰储能计划在2026年将产能提升至超过100GWh。目前,海辰储能已在福建厦门以及重分别建立了一个生产基地,并还正在扩建重庆基地二期,以及在山东菏泽建立新的生产基地,此外还计划在美国建造海外生产基地。

不过,数据显示,海辰储能在这些生产基地的利用率并不高。2024年,海辰储能在厦门以及重庆的利用率分别为72.1%以及73.3%,相比去年的90.3%、88.4%,下滑十分明显。

因此,在产能利用率下降的情况下,还在扩大基地、扩展产能,可能会引发产能过剩以及成本增加的风险。

当前,全球储能行业正经历“冰火两重天”:一方面,能源转型推动市场需求激增;另一方面,价格战导致行业利润率承压。2024年,海辰储能电池售价从0.8元/Wh骤降至0.3元/Wh,同比下降62.5%,这价格暴跌的背后,反应了储能行业当前的“价格内卷”。

因此海辰储能在面临着出货量不断增加,产能不断扩大,但产品价格不断走低的情况下,很可能会出现像光伏行业的众多企业一样,走向“卖的越多,亏得越多”的现象。

       原文标题 : 海辰储能闯关港股背后藏隐忧:扭亏依赖补贴,应收款项激增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