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这个传统水电大省的能源革命,孕育着怎样的光储机遇?

2025-04-21 14:08
赶碳号
关注

光伏破卷的关键,重新并不在产能已经过剩的制造端,而是在供需结构并不平衡的应用侧、需求侧。四川这个传统的水电大省,正在成为国家新能源政策的试验田。

川渝光储市场重构,孕育着怎样的战略机遇?作为光储融合的代表企业,东方日升的光储业务,又将如何在这片沃土上融合呢?

01川渝能源格局重构:从水电依赖到光储枢纽

2025年春,四川省能源工作会议释放出明确信号:这个曾以水电占比超 80% 著称的 “千河之省”,正经历一场能源结构的系统性革命。根据《四川省 “十四五” 能源发展规划》,到 2025 年,全省光伏装机将从2023年的12GW跃升至 23GW(新增 11GW),

风电装机突破 3GW(新增 1.1GW),而配套的新型储能装机目标直指 200 万千瓦 —— 这意味着未来三年,四川储能市场将以年均150% 的复合增长率爆发式增长。

这一转型的底层驱动力,在于电力供需的结构性矛盾:四川水电出力受季节影响显著,枯水期(11 月- 次年 4 月)电力供应缺口达15%,2024 年冬季甚至出现区域性有序用电。风光发电的加入虽可填补缺口,但其间歇性特征催生了储能刚需。

以成都为例,作为全省 55% 用电负荷的集中地,其工商业电价峰谷差已扩大至 0.82 元 /kWh(峰段 1.25 元 /kWh,谷段 0.43 元 /kWh),储能系统的充放价差收益模型已从 “战略愿景” 变为 “财务必选项”。

东方日升很早就洞察到这一趋势。其西南区域团队调研显示:川渝地区分布式光伏可开发屋顶面积达1.2亿平方米,若按50%利用率测算,可装机18GW,叠加山地光伏项目,总装机潜力超30GW。而储能配套率若达20%(行业平均水平),将催生 6GW/12GWh 的储能市场需求,对应产值超 240 亿元(按 4 元 / Wh 系统成本测算)。

02光储融合的一次破局

4月15日,东方日升在成都举行“光储领航 聚势而昇”主题活动,展示了其针对川渝复杂场景的全系列解决方案,核心在于通过技术创新突破传统光伏与储能的性能边界:

1. 光伏组件的效率革命:异质结伏曦 Pro 的场景适配力

东方日升自主研发的异质结伏曦 Pro 组件实现三大技术突破:

效率优势:根据东方日升 2025 年 Q1 发布的技术参数,异质结伏曦 Pro 组件量产效率为 23.5%。基于东方日升西南区域实证数据,公司产品在成都年均辐照量 1100kWh/㎡的条件下,单瓦年发电量可达 1.32kWh,较同类产品高 8%;

环境适应性:功率温度系数低至 - 0.23%/℃(行业平均 - 0.34%/℃),在四川夏季高温(极端达 40℃)环境下,发电量损失较传统组件减少 35%;

可靠性壁垒:通过 1500V 系统电压认证、盐雾 / 氨气腐蚀等 12 项 IEC 严苛测试,在川渝高湿度(年均湿度 85%)、多酸雨区域,衰减率远优于行业主流标准。

2. 储能系统的安全经济性能双优:全球首款中美双认证液冷方案

东方日升储能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全场景储能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其产品涵盖电芯、模组、工商业及大型储能系统,年产能超15GWh。东方日升储能独立开发的液冷储能电池系统,是国内首家同时通过中美两地UL9540A认证的系统。

东方日升储能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技术实力强劲:拥有18 年锂电技术积累和 7 年系统集成经验,在电池、模组、PACK、PCS、BMS、EMS 及系统集成等方面技术领先。东方日升储能推出的 Risen Cloud 能源管理系统,首度将 GPT 技术引入能源管理领域,可通过能源大模型分析数据和用户习惯,优化电站运行。

产品优势明显:构建起覆盖全场景需求的储能产品矩阵,如源网侧的 eTron 液冷储能系统与 eFlex 液冷储能系统,用户侧的 iCon 工商业液冷储能一体机等。其大型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具备 VSG、VF、PQ 等多种运行模式,能提升电能质量,采用变流升压一体化设计,高度集成化,具有 3450kW 高功率密度,在大规模储能上有成本和方案优势。

另外,东方日升储能市场经验丰富,其储能项目遍布中国、欧美及亚太,拥有 400 多个储能项目成功落地的经验,具备百兆瓦级项目交付能力。

03如何才从制造侧迈向需求侧?

随着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推进,四川作为 8 个现货市场试点省份之一,正经历电价形成机制的深刻变革。东方日升敏锐捕捉到三大需求侧机遇,并构建针对性解决方案。

当下,所有储能企业都在发力工商业储能。以成都工商业用户月均电费超 50万元的高耗能企业,如果采取 “光储充一体化” 方案,将会产生以下效益——

电价优化模型:通过储能系统在谷段(23:00-7:00)充电、峰段(10:00-15:00)放电,可降低企业 35% 的高峰时段用电依赖,结合四川 “基准电价 + 浮动机制”,单企业年电费节省可达200-500万元;

容量管理增值:针对需量电价用户(容量费 80 元 /kW月),通过储能系统平抑负荷波动,可将需量申报值降低 20%,年节省容量费超 50 万元。成都某汽车零部件工厂实测数据显示,部署 5MWh 储能系统后,综合用电成本从 1.12 元 /kWh 降至 0.75 元 /kWh,降幅达 33%。

在四川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东方日升液冷储能系统有望展现出多项独特优势。比如,在调峰响应速度方面,东方日升储能系统可在 100ms 内完成 0-100% 功率调节,满足四川电网 “秒级响应” 要求,参与深度调峰调频。结 语赶碳号认为,东方日升在川渝市场的思考与布局,至少为新能源企业提供了三重破局思路:一是光伏制造企业,如何从单一设备到系统解决方案的升维;二是如何将政策红利与市场规律精准耦合;三是长期主义的研发投入与生态构建,才是光储业务深度融合的关键。长期主义很重要。举例来说,东方日升在异质结技术路线研发上耗时长达8年,其储能认证周期长达3年,全球化渠道建设历经了15 年。东方日升的差异化优势,本质上是 “研发投入-技术壁垒-市场认证- 生态协同” 的长期主义闭环。

另外,川渝光储市场的爆发绝非偶然。它既是 “双碳” 目标下能源结构转型的必然选择,更是电力市场化改革催生的商业机遇。东方日升的思考与实践也表明,在新能源行业从 “政策驱动” 转向 “市场驱动” 的关键时期,只有具备技术穿透能力、场景适配能力、生态整合能力的企业,才能在复杂市场环境中构建不可复制的竞争壁垒。

当四川的光伏板开始铺满山地,当储能系统在成都的电网中昼夜调峰,这场发生在西南大山里的能源变革,或将成为全球能源行业的商业新范式 —— 不再是简单的产能扩张、以量取胜,而是基于技术深度与商业洞察的价值重构。

END

       原文标题 : 这个传统水电大省的能源革命,孕育着怎样的光储机遇?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