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加入!又两家完成烧舱测试,储能卷无止境
单次费用在百万级别,中小企业仍难承受。
©图源|国网浙江综能
文|王璟 编辑|杨倩
来源|储能严究院
近期,工商储燃烧测试成为行业焦点,国网浙江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和思格新能源相继完成极限测试,验证了小型储能装置的安全性能。
这一趋势标志着燃烧测试正从大型储能(发电侧/电网侧大型储能)向工商业储能(工商储)蔓延,反映了行业从“规模化”转向“精细化”安全管理的趋势,背后是工商储行业规模爆发与安全标准缺失的双重驱动。
首先,工商储市场规模激增,应用场景贴近人群,安全风险更迫切。
据国网浙江数据,浙江省工商业储能总规模超200万千瓦,近半项目在500千瓦以下,用户倾向配备100-125KW的标准化储能柜。这类装置部署在工厂、商场等人口密集区,一旦热失控可能引发连锁反应,但此前缺乏国家及行业规范。
例如,国网浙江的测试针对220KWh小型柜体,以15厘米超紧凑间距模拟真实布局,在“零干预”状态下点火,结果证明火焰温度峰值达1380℃时仍能实现“单柜控火、全向隔离”。这填补了小型储能热失控实测的空白,凸显了工商储对安全验证的迫切需求。
其次,行业技术成熟推动测试蔓延。早期大储测试已建立基础,但工商储单体规模小、密度高,需定制化验证。
以思格新能源为例,其测试移除所有主动防护,包括消防模块和温度监控,在20-30cm最小间距下进行,结果火势仅控制在单个电池PACK内部,未蔓延至相邻设备。火势严格控制在单个电池包(仅含12颗电芯)内部,目标电芯温度峰值超300℃,但邻簇温度未超31℃,30分钟后火势减弱,拆解显示无短路/电压击穿/结构损坏。
更深层看,政策与市场协同加速了这一趋势。
国家团体标准(如《小型分布式磷酸铁锂电池储能装置消防安全评价》)编制需实测参数,显示行业正集体推动安全升级。工商储作为分布式能源核心,其安全提升将提振市场信心,促进装机增长。
与大储燃烧测试聚焦电站极端环境、测试条件追求“极限挑战”不同的是,工商储更强调人口密集区真实风险。前者单次花费超千万元(阳光电源20MWh测试耗资3000万),后者在百万级别,但中小企业仍难承受。
值得注意的是,大储燃烧测试已成为出海“标配”。北美2026年NFPA 855标准将LSTF(大规模燃烧测试)列为强制准入条件,企业需通过测试获取“出海通行证”,目前已有阳光电源、比亚迪等海内外11家企业跟进测试。
工商储目前仍缺乏国标规范,主要是国内规模爆发倒逼安全升级,以进一步打消投资者疑虑。
总之,燃烧测试是安全需求与技术演进的必然,从而真正为行业筑牢“防火墙”。
原文标题 : 国网加入!又两家完成烧舱测试,储能卷无止境
最新活动更多
-
7月17日免费报名>> 【颇尔线上研讨会】锂电池制造从原材料到回收的全链路技术解密
-
限时免费下载立即下载>> 前沿洞察·2025中国新型储能应用蓝皮书
-
限时免费下载立即下载>> 2025锂电市场格局及未来研判蓝皮书
-
7月30日预约参会>> OFweek 2025(第十六届)太阳能光伏产业大会
-
7.30-8.1预约参观>> 2025WAIE-光伏储能应用大会暨展览会
-
7月31日免费预约>> OFweek 2025 具身机器人动力电池技术应用大会
发表评论
登录
手机
验证码
手机/邮箱/用户名
密码
立即登录即可访问所有OFweek服务
还不是会员?免费注册
忘记密码其他方式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