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32亿豪赌“人造太阳”
近日,中油资本(000617.SZ)发布了一则看似低调却能量巨大的公告:拟出资6.55亿元,与控股股东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油)、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石油股份)以自有资金按原有持股比例,共同向参股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昆仑资本有限公司进行增资,增资总金额达32.75亿元。
这笔出手阔绰的增资,指向的是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下称:聚变能源)。据澎湃新闻消息,此次增资完成后,中国石油将通过昆仑资本,一举跃升为聚变能源的第二大股东,仅次于中核系。
资本巨擘出手
据中油资本介绍,公司以自有资金向昆仑资本增资,用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中油资本资产总额已连续三年超过1万亿元,近年来,支持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融入业务布局和日常经营管理中,并制订《中油资本碳达峰实施方案》,各业务绿色金融遍地开花。
此次增资前后,昆仑资本股权结构未发生变化,中油资本持股比例仍为20%,中国石油持股51%,中石油股份持股29%。
但从出资金额来看,此次中国石油、中石油股份、中油资本增资对应的额度分别为16.705亿元、9.495亿元、6.55亿元,合计32.75亿元。
昆仑资本是中国石油的核心投资平台,专注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打造新的增长曲线。值得注意的是,昆仑资本对可控核聚变领域的布局并非始于今日。资料显示,早在2024年,昆仑资本已出资29亿元取得聚变新能20%的股份,认缴出资日期定在2025年6月30日。此次32.75亿元的巨资增投,无疑是在前期布局基础上的重大升级,显示出中石油系资本对这一战略方向的高度重视和加速推进的决心。
昆仑资本还于2023年1月及2023年6月投资了众钠能源,该公司成立于2021年1月,是全球领先的钠离子电池研发与制造新锐企业,致力于持续向业界提供丰富的钠电能源解决方案。
32亿级押注
距上次出资29亿元重押核聚变仅一年,中国石油再次大手笔增资昆仑资本,并明确指向可控核聚变投资,这种连续的、规模可观的资本投入,清晰地传递出中石油对核聚变商业化前景的强烈看好和加速布局的意图。
可控核聚变被公认为理想的“终极能源”,燃料氘可从海水中提取,理论储量可供人类使用数百亿年。同时能量密度极高,反应过程不产生温室气体和高放射性长寿命废物,理论上具备无限、安全、清洁的特性。一旦实现商业化,将彻底改写人类能源版图。不仅能提供基荷电力,保障能源安全,更能催生一个覆盖高端装备制造、前沿技术研发、工程建设运维等领域的庞大新兴产业链。
投资可控核聚变,是其从“传统油田”迈向“人造太阳”科研疆域的关键一步,代表着能源行业进行深层蜕变布局的战略决心。这不仅是为了寻找新的增长极,更是为了在未来的能源体系中保持核心竞争力和话语权。这笔32亿的“耐心资本”,是面向未来、重塑自身的关键投资。
全球油气巨头正在“默契”地加速布局核聚变。2025年6月2日,美国核聚变初创公司TAE Technologies正式宣布超额完成1.5亿美元融资。本轮投资者阵容豪华,能源巨头雪佛龙也参与其中。
三座“大山”
尽管前景光明,可控核聚变商业化之路充满艰难挑战,仍需持续攻关。
商业化征程横亘着三大共性工程技术难关:稳定运行是前提,无论磁约束所需的超高性能混合超导磁体,还是惯性约束依赖的高重频驱动与精密靶技术,都亟待突破以实现长时间可靠运行。
材料耐受是核心,抵御高能中子持续轰击、满足累计200-300 dpa的极端辐照损伤,目前仍是材料科学的顶级挑战。
氚循环与经济性是关键,实现氚燃料在线增殖与高效循环利用是持久运行的生命线,同时必须通过工程创新大幅降低成本以具备市场竞争力。
中国石油正是看准了这些挑战背后潜藏的无限产业价值,注入的巨额“耐心资本”与国家队的工程整合能力,将为中国攻坚这些世界级难题注入一剂强心剂,加速从实验室走向工程应用的进程。
目前,聚变新能的世界首个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项目工程已开启总装,建成后将开展燃烧等离子体物理前沿科学研究,首次演示聚变能发电,引领该领域的研究。
当“石油巨轮”开始调转航向,驶向“人造太阳”的星辰大海,这不仅是中国能源结构转型的强烈信号,更预示着全球能源格局重塑的关键变量已然登场。这场通向终极清洁能源的赛跑,虽道阻且长,但中国能源巨头的前瞻布局,无疑为其增添了重要的砝码。
原文标题 : 中石油32亿豪赌“人造太阳”
最新活动更多
-
7月17日免费报名>> 【颇尔线上研讨会】锂电池制造从原材料到回收的全链路技术解密
-
限时免费下载立即下载>> 前沿洞察·2025中国新型储能应用蓝皮书
-
限时免费下载立即下载>> 2025锂电市场格局及未来研判蓝皮书
-
7月30日预约参会>> OFweek 2025(第十六届)太阳能光伏产业大会
-
7.30-8.1预约参观>> 2025WAIE-光伏储能应用大会暨展览会
-
7月31日免费预约>> OFweek 2025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应用论坛
发表评论
登录
手机
验证码
手机/邮箱/用户名
密码
立即登录即可访问所有OFweek服务
还不是会员?免费注册
忘记密码其他方式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