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工商业储能下半年项目开发难点和要点

2024年,工商业储能项目逐渐成为市场的“新宠”。

据估计,全国用户侧储能市场规模在5-6万亿之间,其潜力巨大。“光伏+储能”的模式被广泛认为是未来电力供应的主要模式,储能行业因此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工商业储能项目开发的难点

当前,工商业储能市场处于“野蛮生长”阶段,尚未形成统一的规范化标准。市场竞争激烈,设备集成厂商众多,但真正具备开发能力的厂商并不多。资金方的理性投资意识提升,不再仅仅是资金的提供者,而是希望对项目全流程有更深入的把控。

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项目开发的难点在于渠道开发方,谁能统一协调好资源,谁就能快速落地项目。

由于市场参与者众多,导致资源开发变得复杂,优质项目稀缺且易转手,存在资源被挖走的风险。此外,一些资源提供方对电容量需求和用电曲线理解不足,导致项目实施中的不确定性。

按工商业储能项目开发涉及角色来划分,主要包括投资方、EPC方、集成商、渠道方和业主方。根据这些角色在项目开发中的关键作用,主要可以归纳为四种开发模式:

1. 投资方主导开发:投资方直接与业主方接触,完成EMC协议签订。这种模式下,投资方能够控制额外成本,但效率较低。

2. EPC方主导开发:EPC方利用行业经验和业主关系,锁定项目后再与投资方、集成商绑定。这种模式下,EPC方能够获得较高的利润。

3. 双角色主导开发:当EPC方无法完成技术对接时,与集成商深度绑定,共同完成项目前期的技术对接。

4. 集成商主导开发:集成商自建开发团队,通过渠道方收集信息,介入项目技术对接,并协助投资方完成EMC协议,是当前的主流模式。

无论采取哪种开发模式,最终都需要投资方和业主方达成能源管理合同(EMC协议),实现储能系统经济价值的共享。

当下工商业储能项目不少,但各个环节之间存在信息壁垒难以高效衔接,各方之间短时间难以建立信任,项目快速落地也就无从谈起。

为促进工商业储能项目的高效落地、抢占先机、快速变现。维科网储能将在深圳建立工商业储能的私域平台。对工商业储能项目的业内人士,尽早参与进来,后期控制人数,将会设置付费、验证等门槛。

工商业储能项目开发的要点

了解了工商业储能项目落地的开发模式后,不同角色在其中注意的要点有哪些?

具体来看,投资方在项目开发中需要关注的主要有以下几个要点。

储能项目的配储核算。投资方在项目容量的判断上非常谨慎,会考虑场地条件、负荷稳定程度、充放电策略、基本电费、接入电压等级等因素。

储能系统的经济价值。峰谷套利和财政补贴是目前工商业储能的主要收益来源,因此,投资方在评估经济性时,会考虑储能系统的成本、施工成本、运维成本和融资成本等。

储能系统的场景匹配。投资方认可的储能系统阳历寿命可达15年,项目能否持续稳定地获得收益是关键。地租期限不足15年可能成为风险点,解决方案包括搬迁储能系统至其他场站,但这会带来额外成本和匹配问题。

储能系统的商务约定。投资方在商务约定上主要关注安全性、效率和成本。他们会要求签订技术/安全协议,约定综合效率、充放电效率等,并在成本控制上进行多方面的压缩和要求。

储能系统的安全性。安全性是投资方追求收益的根本保障。投资方会从集成商的历史交付体量、业绩、产品认证、维保经验和响应速度等方面进行筛选。

而对于开发方而言,更多的关注项目要快,测算、方案、落地、给钱等环节都要快速响应,项目落地慢存在项目被抢风险;这就要求无论是资金方和设备方,需要做的就是为导入的项目提供体系化的落地能力。

对于集成商来说, 一方面通过自身产品力和品牌力向市场上销售设备;另一方面,集成厂商也积极下场开发项目,以项目换设备销售。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