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储能业务大爆发!同比大增超500%,阿特斯“第二战场”曙光初现

2025-04-10 15:42
侦碳家
关注

晶科能源、天合光能、隆基绿能和晶澳科技这四家光伏组件头部企业,近年来牢牢占据着组件行业的前四位置,而阿特斯(股票代码688472)则以行业第五隐然其后,待时而动。在披露2024年业绩快报后,阿特斯又于今年4月3日马不停蹄再次公告接待了多达30家机构的调研。侦碳家发现,阿特斯2024年营收净利虽然双双下降,但降幅均控制在10%-20%小幅范围内,算不上大亏,而且相对于其他光伏企业去年大起大落的业绩,阿特斯已经不错了。因此3月份出现机构密集到访阿特斯调研的情形,显然另有玄机。

原来,阿特斯在披露2024年业绩快报的同时,还在公告中提到,其储能业务作为第二增长曲线形势喜人,特别是海外储能业务在北美、欧洲和澳洲等全球主要的大型储能市场多点开花。2024年,阿特斯储能业务出货达到6.5GWh,同比增长高达505.28%。而且预计2025年大型储能业务出货规模将进一步提升至11-13GWh,这意味着阿特斯储能业务的出货量在今年可能还要翻倍继续增长。

从某个角度来看,投资股票就是在投资预期,阿特斯虽然整体业绩同比小幅下降,但储能业务在2024年出现超预期的爆发性增长,不仅令机构趋之若鹜,熟知内情的投资者同样也满怀期望,成为阿特斯本次2024年业绩快报中最大的亮点。

Part One

整体业绩虽同比小幅下滑,储能业务却迎来4倍的爆发性增长

阿特斯在2024年共实现营收461.61亿元,同比下降-10.03%;同期实现归母净利润22.91亿元,同比下降了-21.09%。阿特斯在业绩快报中也对业绩下降的原因做出了解释,包括在光伏行业不利的大环境下,组件价格同比大幅下降,挤压了整个光伏行业的利润空间,地缘政治和海外贸易保护等带来的关税影响,以及对部分存货及老旧产能进行了减值计提等因素的不利影响。

1.png

侦碳家认为,在上述不利因素中,对阿特斯业绩影响最大的是组件价格在2024年的继续暴跌。2024年光伏组件产能继续扩大至700GW左右,但全球新增装机量预计仅为300GW,产能严重过剩非常明显。在价格端,以双面双玻单晶PERC组件为例,虽然2023年已经经历了从年初时1.7元/W开启的下跌,但市场均价在2024年初时尚有1元/W。结果去年4月中旬新一轮暴跌又开始了,均价直到第四季度11月探底后才勉强稳定在不足0.7元/W的位置上,降幅高达30%。如果把时间线继续拉长,去年第四季度的均价相比2023年年初时,降幅可能已经超过60%。

图片1.png

不过阿特斯虽然去年组件业务被大环境拖累,但由于开工率和出货量控制相对合理,且降本增效到位,再叠加储能业务的异军突起,整体毛利率并未受到明显不利影响。从去年前三季度来看,毛利率成功保持在15%左右,同比反而略有上升。阿特斯因此去年全年仍实现了扣非净利润22.65亿元,和另一组件头部企业晶科能源并肩成为了去年少有的还能保持盈利的光伏头部企业。(晶科能源去年实现营收926.21亿元,同比下降21.96%;实现归母净利润0.91亿元,同比下降98.78%。)

2.png

值得一提的是,阿特斯在去年第四季度实现营收119.83亿元,同比仅下降-1.71%;同期归母净利润更从0.63亿元增长到3.36亿元,同比增长了433.33%。阿特斯在去年第四季度业绩表现,可以用一扫颓势来形容,而背后储能业务的爆发性增长则是阿特斯业绩重振的重要推力。

3.png

Part Two

在手订单金额已超230亿元,储能业务今年继续翻倍妥了

除了全年出货量高达6.6GWh,同比505.28%的增幅令人惊叹,阿特斯储能业务在去年第四季度单季出货2.2GWh的表现同样惊艳,约占全年出货量的1/3。而且阿特斯先前还曾披露,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其旗下阿特斯储能(e-STORAGE)的储能业务在手订单(包括长期服务协议)约为79GWh,这其中既包括了已签约和在建项目,也包括了正处于不同谈判阶段的项目,合计金额高达32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30亿元),如此丰厚的在手订单无疑将极大支持出货量在2025年继续保持大幅增长,这也是阿特斯在业绩快报中敢于喊出“预计2025年大型储能业务出货规模将进一步提升至11-13GWh”这样翻倍豪言的底气。

除了在手订单的支持,阿特斯巨大的产能也将有力保障了储能业务继续实现出货量大幅增长。截至去年12月31日,阿特斯大型储能系统(SolBank)的年产能已经达到20GWh,预计今年年内还将进一步扩大到30GWh。此外,电芯产能也将达到3GWh。

阿特斯的SolBank大型储能系统,目前已经升级到3.0版本,其将高效磷酸铁锂电池、智能温控系统集成后,再通过优化模块化设计,将能量密度提高了30%,整个系统的循环效率也提升至95%以上,在技术上成长为在海外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

全球化是阿特斯对储能业务的战略定位,因此海外市场对阿特斯实现储能业务长期可持续增长至关重要,其中既包括欧美等传统优势市场,也包括中东南美等新兴市场。阿特斯为更好地赋能供应链,本土化生产被提升到重要地位,其主打的SolBank储能系统项目已在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实现了本土化生产,有效缩短了交期并减少了物流费用。

2023年6月9日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的阿特斯,其62.24%的股份由阿特斯集团直接持有。而阿特斯集团的总部就位于加拿大,集团两大主要业务光伏储能的研发和生产,以及对应电站的开发运营,分别由阿特斯和Recurrent Energy负责。因此全球化战略下在海外布局储能业务,阿特斯本来就驾轻就熟。

2024年,阿特斯与可再生能源平台Sunraycer Renewables LLC合作协议,为德克萨斯州两座储能项目提供电池储能系统和调试服务,总规模为315MWh。其中在希尔县开工的Midpoint光伏配储项目的总规模为50MW/127MWh,预计今年年底将投入运营。而在纳瓦罗县开工的Gaia光储项目总规模为76.8MW/188MWh,预计投入运营时间也是今年年底。

此外,阿特斯还成功攀上了亚利桑那州最大的储能项目,总规模1.2GWh的Papago储能项目将使用阿特斯的SolBank储能系统,预计早至今年二季度就将投入运营。

Recurrent Energy是全球最大的光伏和储能电站开发商之一,截至2024年三季度,Recurrent Energy全球太阳能电站项目储备总量达26.4GW、储能项目储备总量66.1GWh。Recurrent Energy的开发项目需要大量使用阿特斯生产的光伏和储能产品,而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原则,Recurrent Energy无疑也在持续为阿特斯未来的出货量和业绩背书。

除了储能业务,阿特斯其他光伏产品的海外本地化生产也取得了积极进展。2023年6月16日宣布将在德克萨斯州梅斯基特建立的5GW光伏组件工厂,目前也已经顺利投产,并开始交付210尺寸产品,这标志着TOPCon组件在海外的本地化生产又上了新的台阶。此外,阿特斯在印第安纳州杰斐逊维尔市投资39亿美元建设的5GW高效N型电池片项目,预计也将于今年年底投产。

海外市场相对于国内,不仅有望实现更高的利润率,本地化生产还可能规避贸易壁垒,近期美国特朗普政府突然推出的“对等关税”政策,无疑将海外本地化生产的重要性提升到新的高度。不过由于阿特斯主要产能依然在国内,高额关税仍可能会对阿特斯今年的储能业务乃至整体业绩产生较大不利影响。

Part Three

光伏面临54%加征关税,转口东南亚亦受池鱼之祸,转移目标市场或需提上日常

阿特斯主要的生产基地,除了在常熟和嘉兴组件生产基地,在盐城的电池片生产基地,未来还包括总投资600亿元的位于青海省海东市的新能源全产业链生产基地。这些国内生产基地占据了阿特斯总产能中的大头,目前海外产能则相对较少,特别是在美国本地。

同时,美国市场又是阿特斯光伏和储能业务最重要的市场。截至2024年底,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共公示了457个美国大规模电池储能拟在建项目,总规模达60.99GW,预计2025年的新增投运规模有望达到18.2GW,同比增长75%。

但今年4月3日,当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宣布将分别对来自中国、印尼、泰国、越南和柬埔寨的光伏产品加征34%、32%、36%、46%和49%的“对等关税”后,包括阿特斯在内的国内光伏企业可能将在短期内面临较大的出货和业绩压力。因为阿特斯这样的光伏企业所承受的加征关税不仅仅是这34%,别忘记还要加上今年2月份两次加征的10%,因此实际上被加征了54%。

而且美国对印尼、泰国、越南和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加征的光伏“对等关税”,实际上是瞄准了我国光伏企业通过这些国家进行转口贸易,以及在当地建厂直接生产等方式规避关税加征的可能性进行狙击。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数据,中国企业通过墨西哥、土耳其等第三国转口的规模达8.3GW,占美国进口量的17%。占比最高的东南亚,80%的产能由中国企业投资建设。侦碳家注意到,阿特斯在泰国也有5GW硅片产能,也可能受到这一轮大幅加征关税的不利影响。

新一届美国政府试图通过损人不利己的单方面加征“对等关税”的不对等行为,限制甚至扼杀中国光伏企业发展的意图非常明显,但光伏企业能否有效应对这种政策冲击带来的影响,后续业绩表现会反映出企业的努力和成效。除了被动等待事态好转,适当转移目标市场,开发新的市场可能也是光伏企业积极自救的可行途径。

不过,侦碳家注意到阿特斯此时依然深陷在与天合光能的一系列专利大战中,不仅被后者索赔的金额刷新了光伏行业近年来的记录,处理结果也将对双方业绩均产生严重影响。

Part Four

索赔最高超10亿刷新行业记录,专利战国内外全面开打

阿特斯与天合光能在专利方面的爱恨情仇还要追溯到2024年5月,当时天合光能以专利侵权为由,向上海海关申请临时扣押了阿特斯旗下准备出口到欧洲的9个集装箱货物,货值超过500万元。阿特斯则于同年8月对天合光能的9个专利提交了12个无效申请,并于同年12月向苏州中院起诉天合光能,请求法院裁定未侵权。双方矛盾自此激化并失控。

今年2月,天合光能又对阿特斯提起了专利侵权诉讼,请求法院判令被告一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被告二常熟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两被告”)共同赔偿因其对于天合光能两项发明专利的侵权行为给原告造成的损失人民币6.07亿元、4.51亿元(共计人民币10.58亿元),并承担案件涉及的维权合理支出及诉讼费用。此外,天合光能还向法院要求判令两被告立即销毁被控侵权产品的全部库存及专用于生产被控侵权产品的设备和相关模具。

因此被告方阿特斯一旦败诉,除了必须向天合光能支付巨额侵权赔偿金,另外还须承受因销毁大量产品以及高价值生产设备造成的巨大损失。这对被告方阿特斯来说无疑非常苛刻,因为生产设备一般不会仅生产涉案专利产品,还会生产其他非涉案专利产品,因此一旦败诉后被迫销毁,阿特斯的损失可能会非常巨大。

此外,天合光能还在美国起诉了阿特斯在美国的全资子公司,目前也在等待结果;而阿特斯一方也相应提起了专利无效宣告申请。

上述专利诉讼结果目前还难料,不过阿特斯一旦败诉,将遭受巨大经济损失,因此在最终结果明朗之前,纵然储能业务爆发性增长会让投资者感到振奋,但对潜在的风险仍需保持必要的理性和谨慎。

2024年,阿特斯除了储能业务大爆发,光伏组件全年出货量也达到31.1GW,继续稳居行业第五的宝座。预计到2025年底,阿特斯硅片、电池片和组件产能将分别达37GW、36.2GW和61GW。如何适应新的加征关税带来的不利影响,在维持光伏产品现有规模的同时,继续保持储能业务的高速增长势头,将成为阿特斯下一步面临的重大挑战。侦碳家预计,阿特斯可能会在资源投入上进一步向储能业务倾斜,而谨慎控制光伏产品的产能增长。

       原文标题 : 储能业务大爆发!同比大增超500%,阿特斯“第二战场”曙光初现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