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恒辉科源CEO廖陈正:储能赛道上的“青春势力”
作者 | 杨锐
排版校对 | 柯阳明
“刚加入公司的那些师弟师妹都是00后。”1996年出生的恒辉科源(西安)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下称“恒辉科源”)CEO廖陈正笑着说道。
廖陈正是恒辉科源创始人、首席科学家宁晓辉教授的学生,去年,他毅然从上海一家中国500强企业辞职,回到西安和他的老师一起创业。
“年轻,总要拼一把。”他说。
青春,是恒辉科源团队最大的底色。
即使是廖陈正的老师,团队的创始人宁晓辉教授,也是一位正值壮年的80后。他曾师从于液态金属电池的发明人麻省理工的Donald Sadoway教授,并参与了液态金属电池从提出到原理实现的全部工作,回国后在西安交通大学材料学院任职。
一年多前的2023年6月,恒辉科源的创始团队成立,开启了液态金属电池的产业化道路。
成立一年至今,恒辉科源先后完成了种子轮和天使轮的融资,并取得了第12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陕西赛区二等奖、壳牌新能源挑战赛2024中国站TOP10等荣誉称号。
01
青春,就意味着勇于闯荡别人不敢涉足的领域。
恒辉科源所切入的赛道,正是一个罕有而“年轻”的储能赛道。
液态金属电池作为一种新型电化学储能技术,起步时间并不长。
“Sadoway教授在08、09年的时候,才在世界范围内第一次提出了液态金属电池这个概念,当时宁教授正好是在Sadoway教授课题组学习,当时他就主导参与了全世界第一支可循环的液态金属电池原型机的一个研发”廖陈正介绍道。
公开资料显示,2006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Donald R. Sadoway教授首次提出全液态金属电池的概念。
不同于传统固态电池,液态金属电池在高温下(>300℃)运行,其正负极均为液态金属,电解质为无机熔融盐,它们之间互不相溶,根据密度从上到下依次为负极金属、熔盐电解质和正极金属。
“由于三种材料本身的密度不同,并且相互之间不会溶解,所以在工作温度下,就会自动的分为上中下三层,密度最小的负极材料在最上面,中间的是密度居中的熔盐电解质,最下面的是密度最大的正极材料,因为它们相互之间不会互溶,所以就跟水和油一样,会分层,就水是水,油是油。”聊起公司的核心技术,廖陈正滔滔不绝,“这种结构很巧妙,不需要像锂电一样用隔膜物理的把正负极隔开,它自动的就可以分层构建一个上中下的电池结构,所以我们不需要使用隔膜这些东西。”
液态金属电池的优势还有很多。
对此,廖陈正总结了三个方面:安全、循环寿命长、环境适应性强。
“我们的电池安全主要来自几个方面,一个就是用到的正负极材料都是一些常见的金属以及合金,溶液电解质也是无机熔盐,这些材料它本身不可燃。而且,液态金属电池工作的时候,是全液态状态,界面都是柔性界面,不会有这种金属枝晶生长引发的安全性风险。”廖陈正特别强调说,锂电的不安全性一部分来源于因为它锂枝晶的生长之后,会穿破电解质隔膜,导致正负极短路,然后导致着火甚至爆炸,“液态金属电池技术电池则避免了这一问题”。
除此之外,由于液态金属电池使用的电池材料是熔盐,其本身就是一个优异的储热材料,热熔值很大,熔点在400多度,而其沸点却在1300度左右。
“哪怕正负极短路之后,电池电能迅速转化为热能释放,这部分热能也可以完全的被熔盐给吸收掉,不会向外去扩展去外泄,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一个热失控的风险。”廖陈正补充道。
除了安全性之外,液态金属电池还有一个特点:循环寿命长。
据介绍,液态金属电池电势差源于正负极金属的电负性差异。因此,负极材料选择电负性较小、密度轻的碱金属或碱土金属,如锂、钠、镁、钙等;电负性较大、密度大的金属或合金作为正极材料,如铋、锡)、铅、锑、碲等。
电池放电时,负极金属A失去电子变成An+,An+穿过熔盐电解质在正极得到电子与正极金属B合金化形成A-B金属间化合物;电池充电时,正极脱合金化后,An+返回负极,变成金属A。电池充放电过程中,只有正负极体积的变化,不涉及电极结构的变化,不存在传统固态电池长期使用造成的微观电极结构坍塌退化机制,因此其具有超长的理论循环寿长。
“目前我们在实验室实测已经接近5000个循环,没有任何容量的衰减,容量保持率基本上是百分百,没有任何损失,所以推演下来,我们觉得做到15000 ~20000个循环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廖陈正说。
基于以上两大特点,恒辉科源团队认为,液态金属电池储能产品的环境适应性很强。
“不管是在极寒地区,如北极也好,或者青藏高原也罢,或者在很热的地方,沙漠地区、非洲地区,几十度的变化温度对我们的产品来讲,都是一个很小的波动,不会像常温电池那样对外界温度那么敏感。”廖陈正信心满满地表示。
此外,液态金属电池的电极、电解质材料储量丰富且价格便宜,电池中活性液态组分的自分离特性,又使其电池组装方便,无需使用隔膜。因此,液态金属电池具有制造成本低、制造工艺简单和容量易放大的优势。
02
事实上,进行液态金属电池的产业化工作,恒辉科源并不是第一家。
如上文所述,美国的Donald Sadoway教授于2006年提出液态金属电池技术后,就于2010年创办了Ambri公司。
该公司自成立以来,先后获得比尔盖茨、印度信实工业、道达尔等国际巨头的多轮投资。但该公司在推向量产时,由于美国的基础工业配套和新能源供应链配套等问题遇到障碍。
实际上,液态金属电池作为一种新型储能电池技术,以其低成本、长循环寿命、本征安全、快速充放电、无毒无害、回收简单等优势,在储能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近几年,全球储能市场爆发式发展,以锂离子电池为代表的新型储能迅速扩张,但是目前储能技术仍存在诸多难题未解决,因此诸如空气压缩储能、液流储能、熔盐储能等技术也开始百花齐放。
但,这些技术的出现在解决某一痛点问题的同时,也面临着成本高昂、安全性低、使用寿命短等棘手问题。
“液态金属电池的目标,就是要将这些问题同时解决掉。”廖陈正说道
目前,恒辉科源有关液态金属电池在国内储能领域的产业化落地正在有条不紊的展开。
2023年6月成立伊始,恒辉科源就得到了银杏长青(西安)私募基金有限公司的种子轮投资。今年5月,恒辉科源又完成了数千万天使轮融资,由知名投资机构江远投资(LongRiver Investments)独家投资。
这轮融资的成功,不仅标志着恒辉科源在液态金属电池领域的研发实力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也为其后续的技术研发、量产化探索和团队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截至目前,恒辉科源已取得了多项核心技术的突破,正在搭建一条具备研发性质的液态金属电池中试产线,其产品在循环寿命、安全性等方面也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与美国的Ambri公司在技术路线上形成了有力对标。
廖陈正表示:“美国Ambri在量产时最近遇到一定障碍,美国的基础工业和新能源领域的供应链配套导致其量产工作一度陷入停滞,这给了我们非常大的机会,我们将借助国内成熟的供应链体系尽快实现液态金属电池的产业化工作,在国家对新能源的大力支持下超越Ambri。”
此外,廖陈正还透露,恒辉科源正在联合南方电网一起申报十四五国家科技部的重点研发项目。
“项目由南网牵头,他们会提供在他们电网体系找一个场景,然后我们一起做一个兆瓦级的储能系统,并在电网侧的场景去进行实际应用。”廖陈正表示,这一项目预计今年正式开启,明后年应落地。
从实验室到产业化,仅仅一年多的时间,恒辉科源在多方支持下已经迈出了关键的几步,廖陈正的创业信心也更满、干劲更足了,“既然做了,那就要做好”
2024年上半年,储能新增企业数量达4.02万家,截至2024年6月末,储能企业注册数量已“狂飙”到19.10万家。面对目前激烈的竞争形势,廖陈正显得很沉着冷静,“恒辉科源的优势在于独一无二的技术积淀,这种实力一旦掌握,是别人很难复制的,这就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从“0”到“1”的突破,需要有敢为人先的闯劲、干劲,这也是恒辉科源这支储能“青春势力”的“团魂”。
“我们不会像大公司一样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有那么多的规规矩矩,那么多的死板的东西,在每件事情中,我们都会充分地让团队每个小伙伴都发挥出自己的创造性。”廖陈正表示,"大家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去做一款安全绿色并且耐用经济的一个产品,去服务于整个国家的能源战略转型,我们觉得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事情。“
"不乱于心,不畏将来,坚定最重要,我们会一直走下去。”廖陈正最后说道。
原文标题 : 专访|恒辉科源CEO廖陈正:储能赛道上的“青春势力”
最新活动更多
-
11月20日火热报名中>>> 2024 智能家居出海论坛
-
即日-11.30免费预约申请>>> 燧石技术-红外热成像系列产品试用活动
-
即日-12.5立即观看>> 松下新能源中国布局:锂一次电池新品介绍
-
12月12日预约直播>> 友思特为新能源电池行业聚能的视觉与光电方案
-
即日—12.20点击申报>> 维科杯·OFweek 2024(第三届)储能行业年度评选
-
即日-12.20立即参评>> 维科杯·OFweek 2024锂电行业年度评选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