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专家:储能行业新一轮洗牌来袭

近期,储能行业经历了一系列价格波动和市场调整,预示着新一轮的行业洗牌正在酝酿之中。上海钢联的最新数据显示,电池级碳酸锂现货价格较此前下跌1000元,均价报9.85万元/吨。

这一变化的背后,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供给量的明显增长、经销商库存高企以及下游厂商拿货积极性不高等。

业内人士指出,每年的第二、三季度是碳酸锂传统的旺季,但今年市场表现相对低迷,市场供需关系出现重大变化导致价格持续阴跌,上游关键材料的价格波动,将对下游的储能市场造成影响,新一轮的洗牌或将到来。

材料价格下跌储能价格持续探底

碳酸锂作为锂电池的关键原材料,其价格的波动直接影响着整个储能系统的成本。2023年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年末均价已跌破10万元/吨,与最高60万元/吨相比,价格降幅超过80%。这一价格的大幅下降,不仅影响了碳酸锂市场,也对正极材料、电解液、负极材料、隔膜、电芯等相关产业链产生了连锁反应。

材料端的价格波动,对电池材料相关企业的经营造成了不利影响。据财报显示,赣锋锂业在2024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0.58亿元,同比下降46.41%;天齐锂业2024年一季度收入减少77.42%;一季度净利润下滑超70%,单季度净利润创2021年以来新低。

此外,材料价格的下跌,也对储能行业带来影响,其中直接的体现就是在储能系统招标价上。

南网储能工作人员指出,2023年末,多地储能系统招标价格较年初下降近50%,且降价趋势在2024年一季度仍在持续。

6月17日,中国华电集团2024年第一批磷酸铁锂电化学储能系统框架采购开标。采购规模约5.1GWh的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分两个标包。此次标包一中的投标最低报价为0.495元/Wh,再次刷新了历史最低价。

但前述人士认为,这一现象并非储能行业的利空消息,反而为市场带来了新的商机。头部企业将更注重打造产业链一体化模式,增强成本管理能力,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同时,落后产能因其成本有较大刚性,将加快退出市场。这也意味着,储能行业将进入新一轮洗牌。

多元储能技术路线新机遇凸显

在储能市场的价格压力和竞争中,面对市场的变化,企业需要进行战略调整,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

其中,有些企业选择退出。近期一些企业宣布暂缓或终止储能项目,引发了市场对储能行业前景的重新思考。6月6日晚间,新疆国际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终止4GWh磷酸铁锂储能电池PACK集成生产线项目,原因是考虑到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以及国际市场订单的不确定性。

此外,还有黑芝麻公司的35亿元储能电池项目暂缓,华软科技宣布终止两个锂电池电解液项目等。

而另一些企业则更加重视多元储能技术路线,探索重力储能、压缩空气储能等新的技术路线,寻求市场机遇。例如,中国能建计划投入5亿元用于湖北应城300兆瓦级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示范项目,预计投资规模将达到18.37亿元。此外,中国天楹的如东重力储能项目和甘肃张掖重力储能示范项目也在加快建设中。

专家指出,单一的锂电池解决方案难以适应多元化的储能市场需求,企业依据自身实力发展不同技术特点的储能解决方案是必然之路。

储能行业的新一轮洗牌,不仅仅是价格波动的结果,更是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行业内部的竞争格局也在不断调整。头部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链整合,提升自身的竞争力;而那些无法适应市场变化的企业,则可能面临被淘汰的风险。

后记

储能行业的新一轮洗牌,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企业需要紧跟市场变化,加强技术创新,优化产业链布局,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经过这一轮洗牌,储能行业将迎来更加繁荣和可持续的发展。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拓展,储能行业有望在全球能源结构转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储能行业将为全球绿色能源发展和能源安全贡献重要力量。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储能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