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涉诉金额4500万!知名电池企业专利侵权案判决!

珠海冠宇收到专利侵权判决,涉诉金额4544.6万元

珠海冠宇7月10日公告,2022年7月8日,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珠海冠宇”)收到福建省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送达的关于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单独或合称“ATL”)起诉公司的《民事起诉状》等相关材料。ATL称公司产品涉嫌侵犯其ZL201210405678.9、ZL201811308831.X专利。

根据上述《民事判决书》的判决结果,珠海冠宇应于判决生效之日起立即停止制造、销售侵害名为“一种软包装锂离子电芯加宽结构及其制作方法”(专利号:ZL201210405678.9)、“电化学装置”(专利号:ZL201811308831.X)发明专利权的产品;珠海冠宇应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赔偿ATL经济损失和为制止侵权行为而支出的合理费用共计4,015万元、500万元;珠海冠宇负担案件受理费中的24.6万元、5万元,涉诉金额共计4544.6万元。

珠海冠宇公司声明,他们将紧密监控案件的进展,同时积极运用各种法律手段,包括提起上诉等,以确保公司的技术与产品合法权益得以保护,从而维护公司和股东的利益。

作为全球消费类聚合物软包锂离子电池的重要供应商之一,珠海冠宇公司每年在产品研发、工艺改进和设备升级等方面进行大规模的投入。在2022年,研发投入达到了7.7亿元,以此积累了大量的研发成果和技术储备。至2022年12月31日,珠海冠宇已经获得了1,182项国内有效专利,包括348项发明专利,822项实用新型专利,和12项外观设计专利。

珠海冠宇表示,通过这些持续的投资和技术迭代,珠海冠宇生产的产品型号丰富,具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公司的产品也在持续更新和迭代。本次诉讼不会对公司的正常生产和经营活动产生任何影响。

涉及多项专利纠纷

事实上,这早已不是第一起ATL与珠海冠宇之间的专利诉讼案件 。在过去的一年内,珠海冠宇与其竞争对手ATL之间的专利纠纷逐渐升温。

2022年7月,ATL首次对珠海冠宇提出专利侵权指控,指责后者的产品侵犯了ATL的ZL201621440703.7号专利。到了2023年5月11日,福州中级人民法院作出判决,裁定珠海冠宇立即停止制造和销售涉嫌侵权的电芯产品,并赔偿ATL1000万元的经济损失。然而,珠海冠宇并不认同这一初审判决,于2023年5月19日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该案目前仍在二审阶段。

这场关于专利权的法律纠纷,已经超越了国界,波及到了海外市场。

今年3月,ATL在德国慕尼黑地方法院对珠海冠宇发起了专利侵权诉讼,希望法院裁定珠海冠宇在德国停止销售和进口涉案产品,并回收已在德国销售的可能侵权产品。此外,ATL还要求珠海冠宇提供一段时间内涉案产品相关的制造商、供应商等信息,以及产品的生产量、交付数量、价格、成本、利润等详细数据。

5月14日,珠海冠宇发布公告,其被ATL指控侵犯了“一种卷绕式电芯”的专利(专利号:ZL201621440703.7)。ATL要求珠海冠宇赔偿由此产生的经济损失及为制止侵权行为而产生的合理费用,共计1,000万元,同时承担该案件的受理费12万元。

6月20日,ATL再次以侵犯专利权为由,对珠海冠宇提起诉讼。根据ATL的控诉,珠海冠宇的部分产品侵犯了他们的ZL201420030319.4号专利。因此,ATL请求法院下令,要求珠海冠宇立即停止与该侵权专利相关的电芯产品的生产、使用、销售以及出口,并且赔偿其1.05亿元的经济损失以及100万元的合理费用,还需承担所有相关的诉讼费用。

6月26日,珠海冠宇发布公告,披露了收到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新诉讼文件。在这场新的诉讼中,ATL坚称珠海冠宇生产和销售的某些产品侵犯了其ZL201621315077.9和ZL201210294046.X号专利。因此,ATL要求法院下达命令,禁止珠海冠宇继续制造、使用、销售和出口与这两项专利相关的电芯产品,并且需要支付给ATL2200万元的赔偿金。

专利之争后对行业发展的启示

尽管珠海冠宇展现出了保护技术成果和产品、维护股东权益的坚定决心,但必须承认,这些专利侵权诉讼无疑为其未来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珠海冠宇与ATL之间的专利冲突,实际上反映了新能源科技行业,尤其是高效能电池技术领域的竞争日趋白热化。

对于珠海冠宇,如何在产品研发初期即建立清晰的专利分析框架,避免可能的侵权风险,以及如何通过有效的法律途径保护其合法权益,将是未来战略规划中的重要因素。同时,针对整个行业来说,这类专利纠纷很可能将对技术研发和专利保护引发更深入的思考和重视。

在新能源技术日新月异、进步迅速的大环境下,相似的专利争议在可预见的未来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这将对行业内的企业产生双重影响:一方面,它们必须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以获得更强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企业可能需要通过建立更广泛的战略联盟,与其他公司共享研发成果,以促进电池和储能系统技术的整体进步,并在此过程中尽可能地避免卷入专利侵权纠纷。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