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储世纪买东海:钠电储能,用“芯”创造未来
在3月19日举办的OFweek2024(第四届)储能技术与应用高峰论坛上,兴储世纪产品总经理买东海在《兴"钠"兴储,用"芯"创造未来》中分享了钠电的未来前景。
兴储世纪作为智能光储领域的卓越企业,自2007年成立以来,经历了多次业务转型与升级。从早期的新能源发电业务,到如今在储能产品和光储方向的深入探索,公司在能源领域不断开拓创新。特别是在2021年,兴储世纪正式开启钠离子电池及关键材料的研发、验证及产业化布局,成为西南地区首家涉足该领域的企业。
公司在钠电池领域的布局涵盖了从电芯研发到系统集成的全产业链。拥有钠电芯+3S(PCS+BMS+EMS)研发、生产及解决方案一体化综合实力,其钠电方壳产品更是于2023年通过TUV南德国际认证,成为行业首家。这一系列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兴储世纪多年来在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和产业合作方面的持续投入。
钠电池的技术优势与应用前景
从国家产业安全角度分析,中国锂资源储量仅占全球的7%,而钠资源储量占比高达22%。这意味着在大规模应用的背景下,钠电池的原材料供应更加稳定,不易受到资源短缺的制约。
此外,钠电池的正极材料成本占电芯成本的40%,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规模效应的显现,其BOM成本有望降低50%以上。预计到2027年,钠离子电池电芯整体成本将降低至0.25元/Wh以下,这将使其在大规模储能等对成本敏感的应用场景中更具竞争力。
在安全性能与环境适应性方面,钠电池具有超级安全耐低温的特性,这使得其在高原极寒和沙漠等极端气候地区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兴储世纪的钠电芯在零下60度时,容量仍能保持在80%以上,且在80%的健康度时可达到6000次循环,下一代产品有望突破15000次循环。这种优异的低温性能和长循环寿命,为钠电池在特殊环境下的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买东海介绍,在循环寿命方面,兴储世纪的第一代钠电池产品在常温下充放电循环1000次后,容量保持率高达95%,预测至80%SOH时循环寿命超过6000次。随着技术的迭代升级,未来产品的循环寿命将超过15000次。
同时,钠电芯在40度、40%电量时存放,可达到2.5年的时间,月自放电率仅为1.3%,每月电池压降不超过15mV。这种长期自放电性能的优异表现,使得钠电池在备用电源、储能系统等应用场景中具有更大的优势。
钠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也相当可观,累计全天效率可达85%。这意味着在电能的储存与释放过程中,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能量损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用户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钠电池的应用案例与实践经验
2023年12月,兴储世纪的四川大电储能示范项目正式投运,这是钠电池在大规模储能领域的成功应用案例之一。该项目的实施,不仅验证了钠电池在储能场景下的可靠性和高效性,也为后续类似项目的建设与运营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
2025年,第31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首次引入钠电技术,应用于电能储存调配和观光车便民服务。投入的2台100千瓦时钠电储能设备,采用“夜间谷时充电、用电高峰放电”的策略,一天可充放电180kwh,有效降低了用电成本。同时,灯会一半的观光车采用兴储世纪的NFPP160Ah钠离子方壳电芯,能安全行驶150km以上,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便捷、环保的出行体验。
此外,在高海拔高寒天气和无电地区,钠电池系统成功解决了当地居民的用电难题。其优异的低温性能和长循环寿命,使得在这些特殊环境下,能够为居民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改善了当地的生活条件,推动了地区的经济发展。
未来展望
在提问环节,现场观众积极提问,围绕钠电池的成本降低、技术突破、市场推广等热点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其中,关于成本降低的因素,兴储世纪的代表指出,规模效应是关键所在。随着产业链的不断完善和市场规模的扩大,配套材料的成本将逐渐降低,从而推动钠电池整体成本的下降。
展望未来,钠电池产业在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的多重驱动下,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兴储世纪将继续加大在钠电池研发与应用方面的投入,不断优化产品性能,拓展应用领域,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携手共进,共同推动钠电池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3.31立即查看>> 蔡司工业质量解决方案集锦
-
4月25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新唐科技2025新品发布会
-
免费下载立即下载>> 前沿洞察·2025中国新型储能应用蓝皮书
-
免费下载立即下载>> 2025锂电市场格局及未来研判蓝皮书
-
7.30-8.1预约参观>> 【展会&大会】2025全数会-光伏储能工业应用大会暨展览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5锂电市场格局及未来研判蓝皮书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