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增量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应配置至少15%独立储能
随着中国对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不断推进,河南省发改委近日发布了《河南省增量配电网类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旨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建设,促进清洁能源的就近消纳,推动增量配电网的常态化发展。
《细则》发布的背景主要是,河南省增量配电网类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的核心目标是增强能源安全可靠供应能力,通过就近接入清洁能源,匹配用户负荷,建设储能设施,实现与公共电网的友好互动。这不仅有助于推动能源结构的优化,也是实现省内能源转型和提升能源效率的重要举措。
《细则》明确了增量配电网类项目的建设要求,包括电源、储能、配电网工程的同步规划、建设和投运。特别强调了增量配电网类项目应配置不低于新能源规模15%的集中式独立储能装置,以提升系统的调节能力和保障电力供应的稳定性。
在管理层面,《细则》鼓励增量配电网类项目作为独立市场主体参与市场交易,包括电力中长期市场、现货市场、辅助服务市场。同时,对于执行综合结算的项目,提出了2024年底前和2025年起不同的电量交易规则,以及对居民、农业用电量的特别规定。
此外,《细则》规定了增量配电网企业负责编制项目实施方案,并报省辖市发展改革部门批复。各级发展改革部门需优先将符合条件的项目纳入规划,并按照类别进行核准或备案。公共电网企业应无歧视地开放电网,提供并网服务。
省发展改革委将联合河南能源监管办对项目进行动态监测和定期预警,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和运营。
项目实施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促进清洁能源消纳:通过建设储能设施,可以提高清洁能源的利用率,减少弃风弃光现象,促进新能源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 提升能源效率: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有助于优化电力资源配置,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强度。
3. 增强电网调节能力:集中式独立储能装置的配置,增强了电网的调峰能力,有利于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4. 推动能源市场改革:鼓励增量配电网类项目参与市场交易,有助于推动电力市场化改革,激发市场活力。
5. 支持区域经济发展:项目的实施有助于提升河南省的能源基础设施水平,支持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尽管项目具有多重利好,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可能面临一些挑战,如储能技术的成本问题、市场机制的完善、政策支持的持续性等。
河南省增量配电网类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的实施,是响应国家能源战略、推动能源转型的重要步骤。通过这一项目的推进,河南省有望在能源结构优化、清洁能源利用、电网调节能力提升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做出积极贡献。
小结
《河南省增量配电网类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实施细则》的发布,标志着河南省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能源转型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通过这一细则的引导和规范,预期将有效促进河南省能源行业的健康发展,为实现绿色低碳的能源未来奠定坚实基础。
最新活动更多
-
4月25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新唐科技2025新品发布会
-
限时免费试用立即申请>> 东集技术AI工业扫描枪&A10DPM工业数据采集终端
-
免费下载立即下载>> 前沿洞察·2025中国新型储能应用蓝皮书
-
免费下载立即下载>> 2025锂电市场格局及未来研判蓝皮书
-
7.30-8.1预约参观>> 2025WAIE-光伏储能应用大会暨展览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蔡司工业质量解决方案集锦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