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油零售
-
第一次ESG统考,三桶油把考场变秀场
今天(4月22日)是第56个世界地球日,也是在ESG新规发布后的第一次“统考”。 这个为世界环境保护而设立的节日再次提醒我们,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共同的课题,依然任重而道远
-
零碳之旅 | 盛能杰智慧光储新品登陆2025广交会
2025年4月15-19日, 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在广州盛大开幕,这个被称为中国外贸“晴雨表”的重大展会,已经历经60余年,始终屹立潮头,向“新”而行。本届广交会以绿色化、智能化和数字化为亮点,展现中国发展新动能
盛能杰 2025-04-23 -
2万座加油站将消失,为什么两桶油依然赚钱?
作 者 | 梦萧了解更多金融信息 | BT财经数据通正文共计3586字,预计阅读时长9分钟 少了2万座加油站,影响不影响两桶油赚钱? 近日,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发布的《2024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显示,中国新能源车渗透率已经超过40%,保有量还会继续增长
-
中海油2024年报:目前唯一正增油企,2025还得降本增效
在分析这份四季报有多亮眼之前,有两个主要问题是市场目前焦虑的点:资产减值和分红。 首先说一下资产减值的事情。根据公司最新的财报,2024全年出现80.5亿元的资产减值,相比上年同期的35.2亿元大幅扩大
-
两桶油重磅消息,陆海能源勘探同步突破!
近日,中国能源勘探领域迎来“陆海共振”。 中国石化在东部陆相盆地探明两大页岩油田,新增地质储量超1.8亿吨;中国海油首次在北部湾海域花岗岩潜山斩获日产超百万方天然气、百吨原油的高产井
-
-
超130亿元!全球首个长时储能零碳园落地
10月29日上午,位于菏泽鲁西新区的山东海辰长时储能一体化零碳产业园项目开工,意味着全球首个千安时长时储能电池和系统一体化智造基地正式进入建设阶段。在当下这个能源转型、绿色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海辰储能的零碳产业园区在山东菏泽的落地,对山东和海辰储能而言,无疑是一次重大事件
长时储能 2024-10-30 -
-
-
-
-
亚洲首艘!“海葵一号”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将起运
快科技5月12日消息,据媒体报道,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首艘圆筒型“海上油气加工厂”——“海葵一号”在山东青岛离港启运,运往珠江口盆地的流花油田
-
-
五年零衰减!楚能携超长循环解决方案惊艳亮相储能国际峰会
4月11日,第十二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4)在北京首钢会展中心盛大举行,楚能新能源携超长循环寿命储能电芯解决方案闪耀会场,以新技术、新产品展现全场景储能解决方案的新突破。聚焦峰会“发展
楚能 2024-04-12 -
5年零衰减、6MWh级!宁德时代发布重磅新品天恒储能系统!
4月9日下午,宁德时代举办主题为“宁聚 时间的能量”的2024储能新品发布会。此次发布会聚焦宁德时代在储能电池领域的新产品,进一步发力第二增长端。宁德时代储能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就:宁德时代储能电池出货
宁德时代 2024-04-09 -
【零碳未来参评】维科杯·OFweek 2023年度储能行业最具投资价值企业
2023年以来,工商业储能和液流电池储能异军突起,储能行业一副鲜花着锦之盛。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今年1-6月,我国新投运装机规模约8.63GW/17.72GWh,相当于此前历年累计装机规模总和。但不可忽视的是,储能行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市场竞争也渐趋白热化
零碳未来 2024-01-08 -
【零碳未来参评】维科杯·OFweek 2023新型工商业储能卓越解决方案奖
2023年以来,工商业储能和液流电池储能异军突起,储能行业一副鲜花着锦之盛。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今年1-6月,我国新投运装机规模约8.63GW/17.72GWh,相当于此前历年累计装机规模总和。但不可忽视的是,储能行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市场竞争也渐趋白热化
零碳未来 2024-01-08 -
乐创能源获得蚂蚁数科新一轮战略投资,推进零碳智慧能源
乐创能源获得蚂蚁数科新一轮战略投资,巩固用户侧工商业储能赛道的领先地位,推进零碳智慧能源。2023年11月,南通乐创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乐创能源”)获得新一轮融资,由蚂蚁数科独家投资
乐创能源 2023-11-22 -
海辰储能首个“零碳”储能电池工厂诞生丨厦门工厂获PAS2060碳中和认证
9月26日,海辰储能厦门工厂获得PAS2060碳中和认证证书(编号0412TZH01106),标志着海辰储能厦门产业园区在2022年已达成碳中和。这一认证的获得,不仅是海辰储能基于“一切为了绿水青山”产业发展价值观的具体实践,更是展现海辰储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坚定决心
海辰储能 2023-09-28 -
点亮南美:零探智能盛装亮相Intersolar South America
巴西时间8月29日至8月31日,一年一度的Intersolar South America在巴西圣保罗盛大举行。作为拉丁美洲最大的太阳能行业展览和会议,Intersolar汇聚了全球太阳能、储能和电力行业的领军人物和企业
零探智能 2023-09-04 -
-
-
-
油价涨涨涨,“三桶油”赚翻了!2022年上半年“三桶油”日赚近11亿元
2022年8月28日,“三桶油”上半年业绩全部出炉。上半年“三桶油”共赚1978.05亿元,相当于日赚10.93亿元。伴随着国际油价大涨,“三桶油“上半年赚得盆满钵满,中国石油经营业绩创同期最好水平,中海油净利润创新高
-
油价上涨,团油“偷着乐”,想成为能源界的“美团”
文 | 嘉宁油价疯狂上涨,车主们也纷纷开始了薅羊毛模式。根据国家发改委消息,2022年3月17日24时,成品油价格再次攀升。全国平均来看,92号汽油每升上调0.59元;95号汽油每升上调0.62元。按一辆油箱容量为50L的家用车推算,加满92号汽油,将多花30元左右
-
中海油服、石化油服、海油发展,谁是盈利能力最强的油服工程企业?
本文为企业价值系列之二【盈利能力】篇,共选取14家油服工程企业作为研究样本。盈利能力评价指标有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毛利率以及净利率,并以近五年经营数据作为参考。数据基于历史,不代表未来趋势;仅供静态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
-
中海油服、石化油服、海油发展,谁是成长能力最强的油服工程企业?
本文为企业价值系列之一【成长能力】篇,共选取14家油服工程企业作为研究样本。成长能力评价指标有营收复合增长、净利润复合增长、扣非净利润复合增长,以及经营净现金流复合增长,并以近五年经营数据作为参考。数据基于历史,不代表未来趋势;仅供静态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
-
2021石油天然气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第一章 行业概况石油天然气行业指从事石油及天然气勘探、生产、炼制、营销、运输或者石油化工的行业。全球石油产量分布和各国产量见如下图表:图 2019年天然气主要贸易变动 – 全球贸易流量(十亿立方米)我
-
中国成品油零售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去产能、降产量是大势所趋
行业主要上市企业:中国石油(601857)、中国石化(600028)、恒力石化(6003)等本文核心数据:中国成品油产量、中国成品油销量等成品油产量维持在较高水平2015-2019年,我国成品油产出量整体波动幅度较小
-
双线并行 能链让能源回归零售本质
能链集团成立于2016年,是中国领先的能源物联网EIoT和能源新零售平台,国内外双料独角兽企业,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目前能链业务覆盖全国1800多座城,连接了2.3万座加油站,连接了70万根充电桩,旗下拥有能链团油、能链快电、能链云、能链物流、能链综合能源港、能链智电六大业务板块
-
泰国首个零碳智慧校园建成!使用远景能源储能系统!
近日,泰国第一个100%由清洁能源提供电力的零碳智慧校园项目正式投运。该项目位于泰国罗勇府旺昌谷的VISTEC大学校园内,由泰国PTT公司投资、远景科技集团建设。
-
政策促进下,低硫化燃料油不断发展
燃料油作为成品油的一种,其特点是粘度大,含非烃化合物、胶质、沥青质多。作为调合产品,它的品质受原油品种、加工工艺、加工深度等众多因素影响,在电力行业、钢铁行业、建材行业、石油化工行业的生产中担任重要角色,更随着“十四五”规划发展的不断走向低硫化
-
田庆军:储能是远景零碳战略的核心竞争力
远景科技集团加快了其储能业务的市场节奏,方向目标更为明确。2020年年初,远景科技集团旗下的远景智能、远景AESC和远景能源合力推进远景储能项目落地实施。储能业务由远景能源高级副总裁田庆军领导推进。
-
储能是远景科技零碳战略的核心竞争力
文/沈小波远景科技集团加快了其储能业务的市场节奏,方向目标更为明确。2020年年初,远景科技集团旗下的远景智能、远景AESC和远景能源合力推进远景储能项目落地实施。储能业务由远景能源高级副总裁田庆军领导推进
-
为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 澳大利亚公用事业开发电池储能
导读:AGL是澳大利亚最大的污染源之一,正在致力于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并致力于使用大型电池来代替一些煤炭和天然气发电机的旋转储量。AGL上周宣布,将在南澳大利亚的托伦斯岛(Torrens Island)发电站分阶段建设一个250兆瓦、持续4小时的电池系统
-
-
油价下调 全面回归到5元时代:加满一箱油少花12.5元
与此前预料的一样,国内油价迎来下调。根据国家发改委消息,油调价窗口将于今天(9月18日)24时开启。据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监测,本轮成品油调价周期内(9月4日—9月17日),国际油价大幅下降。平均来看,伦敦布伦特、纽约WTI油价比上轮调价周期下降9.29%
油价 2020-09-19 -
曾经的“第4桶油”合并进行中
文 / 王勇9月2日由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企业家代表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中化集团董事长、中国化工集团董事长宁高宁表示,中国化工集团和中化集团合并重组正在进行中,两家企业的合并非常有必要。“合并事宜要经过内部的很多研究、程序